2019-07-24
很享受一种感觉,痛感在背上星罗棋布,针尖朝这些痛点刺去,瞬间的震颤,换来的却是更为长久的欢愉。虽然没有做过针灸,但可以想象到这种感觉。
读《人类简史》就是这么一种感觉。你懂得却说不出来的、你不懂也说不出来的,在这本书里作者都帮你说出来了。总是能很准确地找到你的痛点,然后刺下去。
1
这本书中,最戳中痛点的一个观点是:
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的上帝,是因为会编故事。
观点足够吸睛,可是理解起来却需要一点时间。语言、欺骗并不是人类特有的技能,然而编故事,却让人类成了神。
现存的许多概念,都是人类编织的故事,都是建立在想象、信任、预期之上的。书里举了标志公司的例子,究竟什么是标致公司呢?标致汽车就是标致公司吗?
显然不是,即使少了一辆标致车,这个公司依然存在。那么标致大楼是标致公司吗?显然也不是,即使大楼拆毁,我们还是会相信标致公司可以继续存在。进一步地说,标致公司存在我们的想象里。正因为我们相信标致公司这个故事,我们就会去购买标致车,会关注有关标致公司的新闻,甚至把自己口袋里的钱放在这个素未谋面的公司里。
正因为大家都相信,所以这个故事编得下去。美元也是一个想象中的故事。如果哪天我们意识到这点,不再相信美元,这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但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如此真实的美元,只是一个故事呢?
从前,人们交易用的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只是由于不同物品的兑换率过于复杂,人们发明了用某种能够统一的物品进行交换的方法。例如贝壳、丝绸、到后来的纸币。正因为人们相信这些东西,能够为他们换来粮食、衣服、娱乐,所以才会被使用。
这和这些东西叫作美元、人民币还是日元,都没关系。只要人人都相信,这些东西,可以换来他们想要得到的,美元、人民币、日元就可以存在,反之,将崩塌、覆灭。
弄清了人类编故事的技能,就可以分析人类是怎么统治地球的了。那些相信同一个故事的人,因为这个故事聚在了一起,这个故事可以是宗教、民族、国家等等。
并且,相信同一个故事的人,可以一起八卦,可以一起排斥相信别的故事的人,从而发展出成千上百甚至过亿的集体。更进一步,人类可以编织故事组成军队、组成帝国,历史便开始了。
2
然而,自认为是上帝的人类,却在不知不觉中,被万物统治着。
书里提到过另外一个非常妙的观点,说是远古时代的人们靠采集为生,每天可以接触到二三十种不同的食物。然而,自从人类开始“驯化”了小麦后,不得不整日在田里除草、洒水、收割,弯腰劳作,忍受腰椎肩颈的疼痛,靠着非常单一的食物来源,承担着自然灾害导致作物全军覆没的风险,并且,由于人口的聚集,传染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究竟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不可一世的人类当然不会承认这种说法。他们会说自己发明了邮件,发明了计算机,发明了复杂的贸易体系,建立各种各样的组织、国家。然而,这真的代表了物种的进步吗?
远古人类为了生存,至少要识别上百种的植物、动物,每天流连于山水之间,狩猎、制作石器的技巧也非常高超,并且女性不用承担“丧偶式育儿”的痛苦,因为婴儿是由整个族群帮忙照顾的。
而现代智人终日面对电脑、手机,自由被大大限制,生活压力与痛苦也呈指数增长,由此更是发展出了多种疾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新的技术,就是发明来解决人类自找的烦恼的。
3
因此有人提出,人类的进化就是一场盛大的无意义。
经济学家发明各种各样的概念、学说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却发现总无法穷尽,旧的学说解释不了急忙用新的补上,问题蔓延得总是比答案更快,人们却乐此不疲,甘于当事后诸葛亮,有些先锋派另辟蹊径,改作预测,殊不知如此多种猜测总有一种是最接近正确答案的,猜对的人被奉为神,相应的学说也被奉为圭臬,却无法屡试不爽,如此循环往复。
我们学习各种各样高深的学问,编织各种各样的故事,殊不知,每天茶余饭后讨论的,仍然是别人的八卦,各家的家庭琐事;做决策时,更多的是依据个人的情感,信仰的教义,以及背后的裙带关系,而非高大上的专业知识。
我们喝水,和别人交谈,工作,学习,因为生理需要,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人类其实并不特别。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无意义的。但也正是这种“无意义”,构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
读后感 推荐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