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书评

首页 > 读后感/书评

书评:《非暴力沟通》学会好好说话

2019-07-19

书评:《非暴力沟通》学会好好说话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也许听过“你怎么这么懒”、“你总是迟到”、“怎么见你天天出去应酬”等带有抱怨、不满的评价。你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出于本能反应你会忽视事实,首先去争辩、反驳。这时你可能会觉得周围的人不理解你,你感到很孤单,也从不轻易向他人倾吐心声。

  上面的例子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人际沟通不畅,当事人内心受到伤害,压抑无助。如果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么你正遭受一种暴力——“隐性暴力”。这种“暴力”造成的伤害是看不见的,却真实存在。甚至有时候它的杀伤力比物理暴力的还要大,造成的心灵伤害比身体的伤害还更难痊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其著作《非暴力沟通》中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为此,他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通情达理,和谐相处。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非暴力沟通”,其应用场景广泛,可以用在亲密关系、家庭、学校、组织机构、心理疗法及精神辅导、外交和商业谈判、任何性质的争论和冲突等方面。

书评:《非暴力沟通》学会好好说话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有关键要点提炼和小结、生活场景小练习,方便读者迅速掌握书中精髓,同时插入孩童天真无邪的画作,可以让读者剔除心中烦忧和杂念,回归平静。

  1、非暴力沟通 自然流露爱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菜根谭》里也讲“家人有过,不宜暴露,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语,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善于沟通,会说话,如让人沐浴春风,说难听的话,就是在人心里头扎钉子。

  口能吐蒺藜,也能吐玫瑰。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里指出:

  “非暴力”一词,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的爱。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这样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当我们听到批评、指责、抱怨、道德评判时,即使对方出于好心,我们也会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立即争辩或反驳,导致矛盾升级,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关系陷入僵局。因为彼此都没有冷静,主动认真察觉彼此的感受和需要。结果,委屈和愤怒充满了胸腔,蒙蔽了心中的爱。

  按照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观点,我们体会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时,首先是:

  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

  再是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越具体越好;

  接着说出哪些原因导致那样的感受;

  第四步是提出具体的请求,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越明确越好。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这从根源上找出了我们生气、易怒的原因,提供了根本的解决之道。

  2、全身心倾听 仔细体察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中国有句成语: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对方的需求,做一个具有共情能力和同理心的人。在职场上,我们为了塑造良好个人形象和魅力,可以做到举止优雅,谈吐温和,可以不厌其烦地满足金主爸爸的要求,直到签单成功。

  可回到家,面对最亲近的人,往往缺乏耐心,因为伤害家人的成本低,随意口出恶语,甚至采取冷暴力。这些都不是非暴力沟通的方法。非暴力沟通非常注重放下所有看法和偏见,全身心倾听对方说话,仔细观察行为动作,觉知他们背后的需求。

书评:《非暴力沟通》学会好好说话

  我想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讲的如何处理女儿看电视不吃饭的问题,可谓震惊了不少家长。她叫唤了几次沉迷于电视节目的女儿关掉电视,坐到饭桌前吃饭,但女儿依然坐着不动,于是她把饭端给正在盯着电视屏幕的女儿吃。

  她没有采用剥夺好处的方式,比如不吃饭就不许看动画片、不许出去玩,来强迫女儿关掉电视机,或者把女儿的饭倒掉,饿她的肚子,以示威胁。

  尹建莉看到了女儿的需求,并满足她,也预想到如果暴力处理,女儿和自己以及家人的感受势必会很糟糕,造成家庭关系紧张,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她选择宽恕了自己,没有采取强制的手段树立家长权威,和谐了家庭关系,也给孩子树立了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化暴力手段。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动机,有某种需求要满足。这需求不会自动显现出来,当事人也不一定会亲自说出来。那么按照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看懂行为背后的需求,需要先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观察,能准确描述观察的结果。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认真区分评论和观察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多练习和运用。比如,妻子指责丈夫经常喝酒、应酬,希望他能珍惜身体,远离无效的饭局,结果丈夫依然如故,没有听进妻子的请求和劝告。

  但假如妻子当时这样表达:“看到你一个星期三四次喝得脸像猪肝一样红,呕吐,我很担心你,因为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花时间陪一下我,能一个星期陪我吃晚饭四次”,可能结果不太一样。

  观察、感受和看懂需求,清楚表达请求,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说出了具体的请求,对方积极回应的可能性也更高。”沟通的过程顺畅无阻,爱意自然流露,夫妻关系融洽,婚姻幸福。

  3、倾听内心的声音 关照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书评:《非暴力沟通》学会好好说话

  倾听是体察他人和自己感受和需求的前提,倾听自己的声音,有助于更好地倾听他人的需求。

  前阵子的热播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办事干脆利落,驰骋职场,平步青云至分公司老总。这跟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积极主动满足这需求有很大关系。她大二兼职推销英语课程遇到老蒙,意识到老蒙是个有大格局的人后,立马向老蒙毛遂自荐,推销自己。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需要,主动出击,及时抓住人生中的良机,实现事业的跃迁。苏明玉是爱自己的,时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委屈自己,想要什么就去争取。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书中说,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当我们表现不完美,转变自我评价方式,不要急于自责和羞愧,一个劲儿地骂自己“真笨”、“蠢猪”。

  其实,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这时候我们要警觉,自责之下有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进而宽恕自己,尽力满足需要,爱自己,关照自己的内心。当每一次对家人发脾气,不满其他人的做法时,伤己又伤人,导致家人痛苦,自己也焦躁,面目狰狞,多么可悲。

  这时候我们运用非暴力沟通法,由外向内,深入理解自己行为的动机,主动从自身需要和价值观出发,选择生活,不再是因为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内疚、羞愧,而行动。

  快乐的源泉在自身,这样想,就握住了主动权。内心一派平静,投射到外部世界,能更好地链接他人,与世界握手言和,做到温柔处事待人。

  英国大众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说:“每个人心里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正确地使用这种能量,能够成就丰功伟业。相反,巨大的负能量,足以让你一事无成。”心理学上的墨菲定律和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正面的情绪会吸引正面的能量,负面的情绪只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尽管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迥异,但人性是相通的,基于这一点,作为人,感受和需要也是共同的。

  世界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看似纷乱。其实世界也很简单,简单到你只需要看懂每个人背后这共同的需求,理解它,满足它,照顾好自己,同时关照其他人,就行。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读后感 推荐

栏目导航

格言网 趣知识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