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岛经济学 > 第十章 不断缩水的鱼就像货币一样 · 下
随着通鱼膨胀愈演愈烈,岛民们终于注意到他们从银行取出的鱼比他们存入银行的鱼要小。因此,虽然有利息的诱惑,人们还是开始减少储蓄,有些人索性一点儿也不储蓄了。反过来,由于物价不断快速上涨,人们必须抓紧消费,以免损失鱼的价值。
快速的通鱼膨胀的最大受害者是退休人员。在参加工作的那些年里他们把鱼存入银行,而现在他们每天必须吃两三条鱼才能果腹。他们原以为可以让他们维持生活20年的储蓄,四五年就用光了。
通鱼膨胀抑制储蓄,银行储蓄额随之降低了。结果,可以用来投资有前景的项目或者支持不景气的企业的存鱼减少了。相应地,企业开始削减成本,很多工人因此失业。很多岛民迫切希望抵消通鱼膨胀的影响,于是他们决定冒险把存款交给曼尼打理,因为曼尼承诺的回报率很高,这是投资者弥补损失的最大希望。
后来失业率达到了危险的水平,人们要求政府采取措施。
于是,参议院严格规定了企业应该向工人支付的最低报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雇用和解雇工人,以及产品价格应该怎么制定。有了这些限制,企业做生意更加困难,发展能力也受到限制。
后来,一位新参议员林迪·B发现了一个竞选的良机——这一次要建立一个大社会!林迪承诺,如果他当选,他不仅会为海军装备更大的长矛,还会向所有失业工人提供紧急失业救济鱼券,以缓解不景气的经济状况。
他的竞争对手巴蒂·金余仅仅做出要好好管理岛上储蓄的承诺,以及不干涉公民经济自由的老生常谈。更重要的是,巴蒂指出岛国负担不起昂贵的“长矛和鱼”的政策。
毫无悬念,林迪获得了压倒性胜利。
这个过程依旧在持续。鱼邦储备券的发行量越来越大,而捕鱼船队带回来的真鱼却越来越少。
当官鱼的尺寸变成只有原来的1/10时,即便是阿里·格林芬也明白他无法再弄虚作假了。当储藏室里只剩下鱼骨时,他跑到参议院召开了紧急会议。
现实链接
经济学家们非常成功地混淆了通货膨胀的起因,手段之一就是简化这个词的定义。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因此,如果物价没有上涨,就没有通货膨胀。
但是上涨的价格不过是通货膨胀的结果罢了!这就好比给气球充气,气球就会不断膨大一样。通货膨胀其实就是货币供应量增加,与其相反的情况即为通货紧缩,意指货币供应收紧。从另一方面来说,价格自身其实不会膨胀或者紧缩,只会上涨或下跌。所以膨胀的不是价格,而是货币供应。
凡是1990年以前出版的字典对通货膨胀的定义都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较新版本的字典的定义就开始松动了。不过,如果你明白通货膨胀的真正含义,你就会明白,就算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也可以保持平稳甚至下降。
经济不景气时,人们会理智地选择停止消费。一旦这样,需求就会降低,物价就会回落。不过有时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够抵消这些因素,因为增加货币供应量会降低货币的价值。如果通货膨胀发生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物价会上涨(前提是货币发行的速度足够快)、保持平稳或者比正常情况下跌得慢一些。
但是,经济不景气时,物价需要下跌才能平衡经济局势。经济不景气时需要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能够削弱低就业率的影响。然而,当代经济学家却认为,物价下跌会导致经济陷入需求崩溃的万丈深渊。他们忘记了一旦物价下跌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开始消费。这个过程淘汰了不必要的产能,把物价调低到符合内在供求关系的水平。
通货膨胀人为地使物价居高不下,妨碍了上述过程发挥作用。
目前,许多政府应对经济衰退的本能反应便是造更多的货币。但是如果货币投入过多,这种手段就会同时带来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两大问题,导致“经济停滞型通货膨胀”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这种现象最为突出。然而,现今的许多经济学家却一股脑儿地将20世纪那段插曲抛到九霄云外,坚持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根本不可能同时存在。他们认为,人们失业时,需求便会下降,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可他们却忽略了等式的另一边:一旦工作的人数量减少了,生产的产品也会减少,供应量便会减少。而物质匮乏会导致价格上涨。如果人们向这种并不明朗的经济状况中投入更多货币,必然会导致价格飞涨。
上一章:第十章 不断缩水的鱼就像货币一样 · 上 下一章:第十一章 中岛帝国:远方的生命线 · 上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