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代化读后感(一)
许永桂
对于世界来讲,或者准确地说,对于西方世界来讲,中国就是一个异类。因为他们总能发现,似乎套用的大历史的规律,无法很好的匹配中国的大历史。
现代化,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就像那首诗说的: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顾城的诗道出了一种境界,就是我们对现代化这个词的若即若离之感。
曾几何时,我们被课本里面的"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召唤所激动着,这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它永无止境。
现代化包含过去,无法分割。
现代化的模式多种多样,我们无法说得清。
现代化,是我们终将面对的大路。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比较近代史的中国,与已经走向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进程来找出使得现代化得以进行下去的共同条件。
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过程,是一个前途光明道路坎坷的路程。
现代化,是一场人类大历史的深刻革命,它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类的一些习性特点。
大树分割线
《中国的现代化》读后感
工业化,总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出现而出现。在我看来,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
现代无论如何怎样装扮下的现代化,如果不是技术发展先进下的现代化,那也是水中月,镜中花。
金属质感分割线
作者的贡献之一,就是在两个时期阶段的比较中,通过完整详细地考证和探究,为我们介绍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方面的史图。语言把握准确,对中国历史细节的把握细腻,令人记忆深刻。
1840到1949以后,两个时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他们分别在诉说中国大历史的波澜壮阔的进程。
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我们在书中依稀可见人物的神态和音容笑貌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奋斗。
对于中国的独特性,想必在社会科学里面是屡见不鲜的。任何一种看似美好的理论,在中国应用起来的时候,总是那么步履维艰。
这也是我们本书的目的,作者熟稔东亚和俄罗斯历史,对历史事实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而且令我们惊奇的是,他对历史背后的许多现象看得很透,完全是一个中国通。
研究中国的历史,最怕的就是拿着一些二手的资料,然后按照西方人的逻辑思维和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历程。最后的许多结论总是离着事实很远。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金属质感分割线
中国历史的独特性,才是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留存千年的原因。最近的杭州G20峰会的晚会,当那一幕幕的西湖美景闪出的时候,我相信,多少中国人的心弦都被拨动。一个传统的中国,就在于那些湖光山色的山水之间。就在八大山人的画,在苏东坡的词,李白的诗,还有徐悲鸿的奔马中。一个山水中国,其实就是农业文明的典型代表。
农业的文明,代表着天人合一,代表着绿色环保,代表着人与环境共存的和谐。
工业时代的来临,让城市的面貌焕然一变,人类的生活由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电灯的发明,让我们进入了不眠的夜晚。灯火通明之间,我们透过卫星图片,甚至可以判断经济的发达与否。
一个流水线作业的时代由此展开。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道不尽这个时代的唏嘘与惆怅。
历史的画卷到了此,人类改天换地新生活。我们也习惯了午夜仍旧不睡的生活,"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场景成为了深山老林才有的现象。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执迷于电子移动设备终端的虚拟。手机蓝盈盈的屏幕,永远晃动在眼前。
我们的眼睛逐渐不再清澈,我们的空气逐渐不再清澈,我们的湖水,也逐渐不再清澈。
金属质感分割线
可是,现代化的脚步,是不能停下。因为工业化的需求,我们永远有。因为有了工业化,我们才能改天换日,才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没有工业化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美梦。
只有那不断前进的高科技,才能让工业化更加与我们和谐,也才能带来更好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没有人能够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永无止境,前途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欲望是无穷的,但是理性的缰绳,也需要套在奔腾的欲望骏马之上。
在本书中,一个衰朽的清帝国,在欧风美雨飘摇中垂垂老矣,它依然在寻求自己自强的未来之路。
一个分崩离析军阀混战的中国,也在试图走向现代化的强国。
这种中国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令人动容。
现代化,究其根本的一点,就是强大的管理基层的能力。没有强大的管理能力,我们就不能保障现代化。
中国古代"皇权不下县",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中央政权的管理乏力。所谓乡绅自知的乡村美梦,其实一直都是幌子。
只有到了共产党的天下,中国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才最终被严密管理起来,才最终保证了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如果做不到这点,我们的中国,将可能是印度。
鼓吹"自由"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待基层的自我管理,也是严密的监控。殊不见,作为自由民主的发源地的英国首都,每个角落都无一不在监控摄像头的照射之下。
所以,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国家把所有的底层人民动员起来,才是建立强大现代国家的根本。抗战的爆发,给了中国人民一个团结的机遇,关于这一点,毛泽东看得很清楚,走向和平的中国,也还将继续团结中国人民,组织中国人民,动员所有人民来建设国家。
将国家的触角深入了农村的每个角落,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除此以外,我们再也没有其他快捷的方式来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只有工业化,才能支撑起中国的现代化步伐。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进步,教育、医疗卫生、人口、经济增长等等,都是需要严格的管理控制下,才能做到突飞猛进的进步的。这在现代中国中,举目皆是。
金属质感分割线
另外一个,我们放眼过去,畅享历史的长河。从秦开始的统一,国家就无时不刻在为着破除封建的藩篱而努力奋斗。从秦驰道,万里长城和灵渠伟大工程的修建中,我们看到一个帝国为巩固自己疆域的决心,也看到中华民族开始形成大一统的雏形。
在西安的兵马俑中,我们看到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容,惊讶于当年技艺的高超,也深深震撼于一个强大中央集权政权的巨大能量,这个制度本身,将那个时代的生产技术水平,通过集权方式,发挥到了巅峰,铸造了这千古的奇观。所以,帝制的建立,是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从此以后,天下不再是"家天下",一种公权的形式,在历史中徐徐展开。
此后的两千年,中国就一直处在中央与地方主义互相斗争的主线中。即使到了清帝国的晚期,到了民国,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以后的岁月中,地方主义的风险,作者认为,依然也是一种不利因素。
由此我们感叹作为胡虏的元统治者,他做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又一个重大制度变迁——建立行省制度。
作为广袤国土的管理方法和防范底层人民造反的行省制度,一举荡平了唐后期以后的军阀割据局面,军阀们再也无法找到一块天然的适合割据的地盘(四川除外),分裂行为得到了遏制,影响深远。
罗兹曼还谈起了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对调,我想,他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情背后的重大意义。
一个现代的中国,能够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即使在文革,军队的变动,也在掌控之中。现代中国的管理能力,已经超越了历史。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现代与历史的传承,始终也是一条规律。不可能有超越历史虚无主义的现代化。我想,作者一再进行两段宏伟历史的对比,就是要说明,一个现代的中国,依然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中。我想,在历史的阶段中,我们是无法超越的。
中国的现代化,最关键的不是技术,资本积累,而是制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一定要牢牢把握。斑驳陆离的南美贫民窟,不能让它出现在中华大地。不断追求公正公平的理念以及救贫救弱注重社会的原则,一定要紧紧抓住,才能走向"民用、民治、民享"的康庄大道。
中国的现代化读后感(二)
中国的现代化
By贵哥
1
选书思考
当初老师列出数页书单,几十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落寞甚至感到一丝凄凉:我的天,一个学期要看这么多书?老师咋不上天呢!但听了具体要求,每个小组只需要选择一本书,并且有整整半个学期的时间进阅读、思考、写作。这正和我意啊!我一直有写书评的欲望,但这种欲望总被懒压制着,如今可以在这么多的书中选出最感兴趣的书,又可以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阅读一本书,没有强迫,没有浮躁,只需静静的阅读,感受,还可以顺便走出打破我只看书从不回头反思的陋习的第一步,这是多么美好的体验。
于是抱着放松的心情,我拿出了老师的书单,一本一本的往下滚动,只从书名中判断它是否适合我们小组的阅读。《中国的现代化》这本书的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讲的是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史,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一段历史,我们有阅读这本书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而"现代化"则表明这本书的视角是一种运动的,发展的视角,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静态的史实会有不同,而这种视角对我们加深对近现代史的了解非常有帮助。再有,通过加深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种种历史条件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政府方针政策的制定,社会的现象等等,这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理解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毛泽东同志早在四十年前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就尖锐地批评了一些人不懂祖国历史,特别是不懂得近百年史的倾向。胡耀邦也指出要" 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并把它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措施。
还有一点我期待的是它是一本由美国学者所著的研究中国的专著,它体现的可能是西方对我国近代史的理解,他们会是怎么看待这段他们曾经在其中扮演的侵略者角色的中国历史的呢,会不会有失客观呢,他们的研究水平又到达了什么程度呢?
再有,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是1982年,老师为什么要推荐一本30多年前的书给我们呢,是这本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描述的极为精辟,30多年后仍无人可及,还是它暗含了对当今中国的预测,老师希望引起我们的思考,检验书中的预言是否正确?
带着这些期待,我决定选择这本书。
2
书本概况
《中国的现代化》是美国一批著名学者近年研究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综合性著作。它从晚清中国与西方交手并着手现代化说起,一直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科技进步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化事业在晚清、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后各个时期的起步、彷徨、动摇、发展、挫折、再发展的艰难历程。
作者吉尔伯特。罗兹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中国、日本和俄国这类社会的相互对比与彼此理解,也兼及有关现代化与前现代的宏观社会学比较,或者东亚与西方发展路径的比较。著有《清代中国的人口与市场调解》等,编有《中国的现代化》、《东亚地区:儒家遗产及其现代调适》、《日本对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回应》等。
作者对于中国国内问题的探讨,持论颇为客观,中立。全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序论讨论了关于现代化的定义和标准,一共两个部分18,19世纪和20世纪,在各大部分里又分为5个主体板块,即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与增长、社会一体化以及知识和教育,最后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小结并评论了20世纪80年代的政策以及中国未来的可能走向。
3
基本观点
1.何谓现代化。
作者写了整整七页,还是没有给一个明晰定义,只罗列几个方面的因素。也许是因为现代化太宽泛影响太全面,以至于无法明确定义。稍微像定义的一句话是"这里所谓走向现代化,指的是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这样一种巨大的转变",但"所谓"二字所表现的意思又是模棱两可的。
定义不易,要想要衡量现代化,难度则更大,国际依存度、产业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经济增长及其持续性、收入分配的公正性的效率、组织技能的增生及专门化,官僚科层化、政治参与、教育拓展……需要考虑的标准如此之多,而且很多标准甚至根本无法衡量。究竟有多少因素应该涵盖进去,究竟各种指标的相对比率又应该定在什么样的水平上,对此也尚无明确认知。作者认为现代化并不仅仅是"工业化"或者是"西方化",而是社会从整体上的一种进步和提升。政治基础、社会组织环境、人才和教育、国际环境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其他方面的进步。
作者引入现代化的方法研究中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作者希望通过这个工具来弄清中国社会中哪些因素有助于走向现代化,哪些因素阻碍着现代化,并对现代化发生的速率和模式加以评估。认识到作者引入现代化研究方法的目的,我们大概也能知道作者提出"何谓现代化"这个问题的原因了。
2.现代化具有多层面性。
一个社会在现代化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是不考虑学科边界的。正如我们各个国家领导人所发现的,要在某些方面(如工业发展)取得成就,同时他们无法避免在由此在其他方面可能会产生深刻而且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影响。作者从国际背景,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及经济增长,社会整合,知识教育这五个方面来考虑各种变化,力求绘出一幅这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现代化图像。
把国际背景作为入手点是因为对于一个后来者而言,现代化总是裹挟着对外来挑战的回应。很明显的,19世纪起,中国之外的世界就深深冲击着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
政治结构的核心就是人和物的协调和控制,现有的协调和控制结构有利于现代化的启动吗?国家的行动本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经济结构和增长就不用说了,生产的增长对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变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一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都集中在能筹集足够的资金并使各种活动和发展得以保持平衡的问题上。
社会整合方面讨论的是社会实现更大程度的统一和互动作用的过程。社会问题涉及到人力资源的质和量,空间分配和组织,人际关系,居住模式等等方面,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是现代化的一个指标。
最后讨论的是知识和教育,任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都会优先考虑吸收并拓展现代知识和技术,知识和技术对于借鉴别国经验和建设一个新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至少扫盲教育就应该普及到全体公民。
3.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条件太丰厚,以至于这些丰厚的条件本来应该在现代化的转变发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结果却是导致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懒惰,丧失了改革的动力。
政治上中国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以高度中央集权化官僚制度为特征的政治结构,从17世纪开始,它又不断扩张,形成一个庞大且繁荣稳定的帝国。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精密的专门化和职能区分,并由职业官僚遵照高度理性化并有案可稽的成规及先例进行管理。经济上国家对民营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不愿过深的卷入,还敏锐的认识到价格是市场力量均衡的标志。社会整合上,中国为各个家庭追求社会地位的上升,创造了一个具有秩序性、可测性的十分宽松的环境。知识教育上,男性识字相当普遍,传统技术高度发展,商业和法律活动的书面性甚至深入到乡村。在很多方面上,中国具备向现代化转变的条件。但1900年前的一两个世纪里,我们可以发现,远在和西方发生对抗并遭到屈辱之前,中国就有过错失良机的例子,丧失了对新式国际势力警觉的机会,丧失了延伸政府权力的机会,丧失了从分散而地方化的消费中将资源征集起来的机会……正是中国社会各方面表面上的完美性和全面性构成的了现代化变革的路障,旧秩序高度的稳定和伦理公正在本质上就阻止着变革的发生,这是19世纪前好几百年间缺乏改组的后遗症。于是某些本来会有助于中国向旧世界告别并踏上现代变革之路的遗产因素正在失落,而代表着抵制向现代性转化的顽固因素却保留下来甚至加强了活力,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日趋困难重重。
4.清朝显而易见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在的高度集中的权威背后是中国社会地道的分散性质,而这种社会分散性质既是中央集权的垫脚石,又是实现民族目标的一种障碍。
由于中学课本的指引,我一直认为清朝是专制集权巅峰,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是无孔不入的,因而当接触到清廷对地方的控制其实小的观点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的新颖。原来清朝统治集团并没有为统一而有力的地方治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过分的集权于中央抑制了朝野精英阶层的创造性和责任感,进而导致家庭和宗族利益的泛滥,强化了地方主义,最终其实是不利于朝廷对村庄和县级政权施加影响的。
20世纪以后中国现代化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地方割据,这也是中央集权得不到真正实现的表现。中央政府的改革方案得不到彻底的贯彻,同时地方势力把中央的税收纳入自己的财富中,这些财富又大量支出到军费,可以说20世纪前30年中国现代化值得欣喜的成就就是军事改革。局部地区的私人企业大概也在一战期间得以充分发展,然而很快又竞争不过外资。并在随之而来的抗日战争中,当时民国政府遭到致命打击,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其社会统合方面,原本政府的社会支持基柱和城市精英和资产家,但抗日战争把它的这一基柱打得支离破碎,城市精英流落农村,资产家破产又或者远走他方。社会支持势力瓦解了,其政府组成的正当性和声势都减弱了不少。
5.后发国家与先行国家的区别及实现赶超的策略。
现代化的后来国家和先行国家区别体现在:①后来者必须越过差距,并且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采取许多措施,特别是在计划和资金方面。②这些国家被迫与其他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保持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③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给他们树立了榜样这是有利的,而这些榜样又是如此的遥不可及,这又令他们感到沮丧。
对许多后进国家来说,他们的通知形式都依赖于家庭和宗教的团结一致,依赖于地方自给自足的理想,然而,地方主义和家庭宗族统治处处被现代化打得落花流水。现代化的吸引力是无法回避的,他在物质生产能力方面具备无可争议的能力,清心寡欲的人是不多的,当卷入现代化浪潮中后发现问题往往已经太迟了,只能想尽办法走好现代化之路。
这时候要缩小与先行国家的差距,必须实现一种状态,而在中国,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上台掌权后才实现,那就是让国家利益(而不是家庭,宗教或是地方)无论从理想上还是实际上都成为个人决策的关注焦点。共和国后,对国家有无好处,或有多大贡献,成了衡量一切行动的参照系数,任何利益都要让位于国家利益。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课堂上对民主和专制的讨论中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后发国家通过专制才可能实现超越引来各方炮轰。其实我的观点就来自有于此书,没有国家权威的引领,如何达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呢,如何将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针对性的建设呢?
1.全局观。
本书以完整清晰的脉络构建了一幅中国现代化的图景,现代化的五个方面环环相扣相互影响,17世纪为18世纪奠定基础,18世纪矛盾开始显现,19世纪矛盾集中爆发,18、19世纪又给20世纪的现代化建设留下了或有利或不利的遗产。更具体来说及时许多早熟现代特征的发展和某些似乎有助于现代化的条件在17、18世纪就已经显现;18世纪失去机会后,这一基础就缺乏进一步扩大的能力;19世纪遭到侵略后这些问题的恶化进一步损害了以前的基础,而现代化本来是可以在这些基础上较顺利进行的;20世纪中国共产党掌权后才通过国家权威较好的利用了这些基础,但也由于当初建立的过度集权,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也犯了很多错误。这样纵横交错的历史给了我全新的学习历史的体验。
中学课本强硬的把中国历史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每一本书都分开学习,分开考试,活生生把历史的连续性,相关性给打断了,并不利于史学素养提高和结合历史分析现实能力的培养。
作者说"对中国研究的越深入,前现代遗产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就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一方面来看中国具有辉煌的文化传统,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获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体制的权威性也是举世无双。从另一方面看,正是由于这种值得骄傲的遗产,19世纪中国当权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变化,抱着一种旁观的态度;中国政府在面对现代国家的挑战面前显得腐朽无能。如果把历史以1840为分界割裂,那我们如何能看出1840年前的遗产给1840后的世界带来的一切影响呢?
2.比较观
本书很大的一个亮点就是作者精心挑选了比较的对象——俄国和日本,并在全书贯穿着对比,让任何很直观的看出中国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也通过强调中国现代化的相对迟缓,指明拖住中国现代化后腿的道理。
对比还解决了一个现代化标准难以衡量的问题,利用其他国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并将其作为比较研究扩展到中国,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有用的参照系。
当然,若要进行比较,纳入的国家越多越好,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全面了解所有的国家,作者也是如此,选择日俄作为中国的比较对象作者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首先这些国家要为读者所熟知,还要考虑国家的规模、历史的连续性、前现代的发展、转变的时机和性质、迅速现代化的成败等许多的因素,最后日俄两国是最切近于这种理想化的历史实验室。
3.价值中立
与我未看书前的预测完全相反,这个西方人对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描述相当的客观,没有丝毫的意识形态色彩,完全依据事实说话。对清政府,国民党政府,共产党政府对现代化的影响做出公正的评判,唯一的标准只是对现代化的贡献。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描述的新中国为现代化做出的贡献,他不偏不倚,甚至比很多中国人看得都清楚。在经历了一个一切都毁誉参半的时代,许多中国人可能到了一个怀疑所有历史正确性的时候。历史书上的歌功颂德,我都觉得言过其实。但看了这书以后,才知道原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几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现代化成就。虽然日后的错误也延缓了我们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但是谁能不犯错呢?且看我们今时今日的发展态势,也许未来我们才能评论谁是谁非。
作者还在比较中常常使用"先行者"、"后来者"这两个与其他社会相比较的概念,而不是"成功者"、"失败者"这样的词汇,即使用描述性而非评论性的概念。但是当时置身现代化中国人却认为早期的现代化才是成功,后期的现代化则被视为失败,这种观念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中国人长期没有全力推进现代化实现超越的信心。而作者却尽力把自己当做一个远距离的观察者,从尽可能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和挫折,起因和结果。
5
总结
这本80年代的作品在其结尾处给中国留下了几个问题,第一个是中国的官僚队伍因为规模太大,任命和提拔主要看政治而非政绩,加上思想派系的干扰已经士气不高,在新领导的指挥下,这部官僚机器能够高效运转起来吗。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是否会作出更大的努力以求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政治参与制度。第三个问题是与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合作逐步扩大是否会导致中国对个人自由的进一步承认。第四个问题是在其他方面对现有资源的迫切要求面前,已经达到的营养、安全、保健以及其他服务方面的水准会依据过去几十年经济能力的扩张和未来年月的经济增长而维持下去并有提高吗。
改革开放38年后我们再回头看这位美国学者当初对中国发展所持的怀疑,如今中国都已经为其给出了答案。中国这些年来发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80年代初看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已经被解决或者出现转机,现在看来是令人兴奋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位学者所预测的贫富差距,人才培养,社会流动这些可能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惊讶也敬佩于作者对中国走势的判断,因为这些问题确实在困扰着我们。
在中国的现代化中的"中国模式",作者找到了么?这本仅仅写到80年代的书并没有给出解答,我们的四个现代化也远远没有实现。我们还要继续不懈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继续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相信党的执政能力会不断提高。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