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过一阵之后再背上背包,提上网兜,静秋的感觉不是更轻松了,而是更吃力了。可能背与不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先甜后苦,总是让后面的苦显得更苦。
不过谁也不敢叫一声苦。怕苦怕累,是资产阶级的一套,静秋是唯恐别人会把她往资产阶级那里划的。本来出身就不好,再不巴巴地靠着无产阶级,那真的是自绝于人民了。我党的政策是“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那就是说你要比出身好的人更加注意,绝对不要有一丝一毫非无产阶级的言行。
但是苦和累并不是你不说就不存在的,静秋恨不得自己全身的痛神经都死掉,那就不会感到背上的沉重和手上的疼痛了。她只能拿出多年练就的绝招来帮助自己忘记身体的苦痛:胡思乱想。想得太入神的时候,她往往能产生一种身在彼处的感觉,好像自己的灵魂飞离了自己的躯壳,变成了那些想像中的人物,过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她老是想到那棵山楂树,被敌人五花大绑的抗日志士与身穿洁白衬衣的英俊俄国小伙,交替出现在她脑海里。而她自己,时而是即将被处决的抗日志士,时而是那个因为不知道爱谁而苦恼的俄国女孩,搞得她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更接近共产主义,还是更接近修正主义。
山路终于走完了,赵村长站了下来,指着山下说:“那就是西村坪。”
几个人都抢着跑到山崖边去观赏西村坪,只见一条小河象条绿色的玉带,蜿蜒着从山脚下流过,环绕着西村坪。沐浴在初春阳光下的西村坪,比静秋以前下去锻炼过的几个山村都美丽,真算得上山清水秀。
站在山顶鸟瞰西村坪,整个村庄尽收眼底。田地象一些绿色的、褐色的小块块一样,遍布整个山村,一幢幢民房,散落在各处。中间有一处,似乎有不少房子,还有一个大场坝,赵村长介绍说那就是大队部所在地。队里开大会的时候,就到那里去,有时搞联欢晚会,也是在那里举行。
赵村长解释说,按K县的编制,一个村就是一个大队,所谓村长,实际上是大队党支部书记,不过村里人都爱叫他“村长”。
一行人下了山,首先来到赵村长的家,他家就在河边,从山上就能望见。赵村长家只有他妻子在家,她让大家叫她“大妈”。家里其他人都下的下地了,上的上学了。
休息了一会,吃了饭,赵村长就来把几个人的住处安排一下。邓师傅、陈校长和那个叫王健康的男生住在一户村民家里,董老师只是暂时来一下,在写作方面作些指导,过一两天还得回去教课,所以随便在哪里挤挤就行了。
可惜的是,三个女生不能住在一起。有户村民同意把他家的一间房给学生住,但只能住两个人,赵村长只好自己带头,说:“你们当中剩的那个就住我家吧,我没有多余的房间,只能跟我二闺女睡一床。”
三个女生面面相腼,都不愿意一个人“掉单”住在赵村长家,跟他女儿挤一床。静秋看看问题不好解决,主动说:“那你们两个住一起吧,我住赵村长家。”另两个欢天喜地答应了。
那天就没什么活动安排了,大家自己安顿下来,休息一下,晚上再上赵村长家吃饭,明天正式开始工作,大多数时间会用来采访村民,编写教材,但也会安排跟贫下中农一起下地,干点农活。
赵村长带其他人到他们的住处去了,家里就只剩下静秋跟大妈两个人。大妈把静秋带到她二闺女的房间,让她把行李放在那屋里。那个房间,象静秋去过的那些农村住房一样,黑乎乎的,只在一面墙上有一个很小的窗子,没安玻璃,只用玻璃纸糊着。
大妈开了灯,灯光也很暗,勉强看得见屋子里的摆设。静秋看见一间十五平米左右的房间,收得干干净净的。一赵床还比较大,比单人床大,比双人床小,睡两个人虽然挤点,也还凑合。
床上铺着刚浆洗过的床单,硬硬的,摸上去象纸赵不象布料。被子折成一个三角形,白色的被里在两角翻出来,包裹着红花的被面,静秋琢磨了半天,都没琢磨出这究竟是怎么折出来的,不免有点心慌,决定今天用自己的被子,以免明天折不回原样了。按那时的要求,学生下乡住在贫下中农家,就得象当年的八路军一样,用了老乡家的东西,得回归到原封原样了才算数。
靠窗的桌子上有一块大大的玻璃板,专门用来放照片的那种,这在当时算得上奢侈用品了。玻璃板下面有深绿色的布底,照片放在上面,再用玻璃板压住。静秋忍不住凑过去看了起来。
大妈想必也是经常接待来访者的,很健谈,也很和蔼可亲。她一赵赵指着那些照片,告诉静秋那些人都是谁。静秋从照片上看到了大妈的大儿子赵志宏,很高大,想像不出是赵村长和大妈的儿子,可能是家庭中的变异。大儿子在严家河邮局工作,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
大儿媳叫朱惠,在村里的小学教书,长得眉清目秀,个子瘦高,跟大儿子很相配。
大女儿叫赵秀枝,也长得眉清目秀,中学毕业了,在村里劳动。二女儿叫赵秀芳,长相跟她姐完全不一样,嘴有点突出,眼睛也比姐姐的小。秀芳还在严家河中学读书,一星期才回来一两次。
正谈着,赵村长的二儿子回来了,说爹叫他回来挑水的,好早点做饭,听说今天从城里来了客人,晚上要叫城里来的客人上家里来吃饭的。
静秋走出去跟赵村长的这位二公子打招呼,发现他长得一点不像他哥哥,倒是很像赵村长,个子矮矮的,五官也象是没长开一样。静秋有点吃惊,怎么一家两兄弟之间、两姐妹之间会相差这么远呢?好像父母生第一个儿子和女儿的时候,都竭尽全力造出最好的品种,到了第二个,就懈怠了,完全随造物主乱捏一个了事。
大妈说话,总是让人感到很亲切,一两个称呼,就让你觉得已经亲如一家了。大妈指着二儿子,对静秋说:“这是你二哥,叫赵志刚。”
静秋不知道叫他什么好,只说:“你要去挑水呀?我帮你挑吧。”
志刚似乎很害羞,小声说:“你挑得动水?”
“我怎么挑不动?我也经常下乡学农的——”
大妈说:“你要帮忙?那我到后院去砍两棵菜,你拿到河里去洗。”说着,就提起一个竹篮上后院去了。
只剩下静秋跟志刚两个人在那里,志刚似乎更手足无措了,一转身,跑到屋后拿水桶去了。过了一会,大妈提着两棵菜回来了,交给静秋,让她跟志刚一起到河边去。
志刚也不看静秋,招呼一声:“走吧!”就率先往河边走去。静秋提了菜篮,跟在后面。两人沿着窄窄的小路往河边走。走了一半,碰见村里几个小伙子,个个都拿志刚打趣:“志刚,你爹跟你说下媳妇了?”“耶,还是城里的呢。”“志刚鸟枪换炮了。”
志刚急得放下水桶就去追那些人,静秋在后面喊道:“走吧,别管他们了。”志刚返回来,挑起水桶,飞一般地向河边跑。静秋很纳闷,这些人是什么意思?怎么开这种玩笑?
到了河边,志刚坚决不让静秋洗菜,说水冷,看把你的手冻裂了。静秋抢不过他,只好站在河边看他洗菜。志刚洗完菜,又把两只桶都装上水,静秋抢着要挑水:“你刚才不让我洗菜,那现在水该我挑了。”
志刚不肯,挑起水桶就箭步如飞地往回走了。
回到家,志刚又出去了,静秋想帮大妈做饭,但插不上手。刚好志刚的小侄子欢欢醒了,大妈就吩咐说:“欢欢,你带静姑姑去叫三爹回来吃饭。”
静秋这才知道赵家还有一个儿子,她问欢欢:“你知道三爹在哪里呀?”
“知道,在贪贪队。”
“贪贪队?”
大妈解释说:“是在勘探队,小孩子说不清楚。”
欢欢拉着静秋的手:“走呀,走呀,到贪贪队去呀,三爹有糖吃——”
静秋跟着欢欢往外走,刚走了一小段,欢欢就不肯走了,伸开两手要人抱:“腿腿晕了,走不动了。”
静秋忍不住笑起来,一把抱起欢欢。别看人儿不大,还挺沉的呢,静秋走了大半天路,现在再抱欢欢,觉得特别沉。但欢欢不肯走路,只好抱一段,歇一阵,不停地问:“到了没有?到了没有?你是不是忘记路了?”
走了好一阵,还没到,静秋正要再歇息一会,突然听到远远的什么地方,传来一阵手风琴声,她没想到这个小山村里还会有人拉手风琴,不由得站在那里,聆听起来。
的确是手风琴声,拉的是《骑兵进行曲》,这是一首节奏很快的手风琴曲,静秋也练过,不过练得还不到家,右手比较熟练,但左手不行。她发现这个拉琴的人不仅右手很熟,左手和弦也很熟,拉到激昂之处,真的有如万马奔腾,风起云涌。
琴声是从一排工棚样的房子里传出来的,那些房子不象村民们住的房子,单家独户,而是一长条好几间房子连在一起,想必是“贪贪队”的房子了。
静秋问欢欢:“你三爹是不是住在那里面?”
“嗯。”欢欢见已经到了,英雄起来了,腿也不晕了,就想挣脱静秋,自己跑过去。
静秋牵着欢欢,向那排房子走去。现在她能清楚地听见手风琴声了,琴声已经变成了《山楂树》,有几个男声加入进来,用中文唱着这首歌,似乎都是手里忙着别的事,嘴里漫不经心地唱着。但就是这样的漫不精心,时断时续,低声哼唱,使得那歌声特别动听。
静秋听得入迷了,仿佛置身在一个童话的世界。暮色四起,炊烟袅袅,空气中飘荡着山村特有的那种清新气味,耳边是手风琴声和男生们的低声合唱,这个陌生的山村,突然变得亲切起来,有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人气息,似乎各种感官都浸润在一种只能被称为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气氛中。
欢欢挣脱静秋的手,向那排房子跑去,进了第三个门,而手风琴声也随之停了下来。她猜那个拉琴的人,很可能就是欢欢的三爹,也就是赵村长的三儿子。
她有点好奇,到底这位三儿子是会更象大儿子志宏呢,还是更象二儿子志刚?不知道为什么,她很希望他象志宏,因为这样优美的琴声,好像没道理是从志刚那样的男人手下倾泻出来的。她知道这样想对志刚很不公平,但她仍然忍不住要这样想。
子午书屋(ziwushuwu.com)
· 推荐:无尽天灯 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 烈火军校 深海里的星星 好想和你在一起(美人宜修) 爱情公寓5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他与月光为邻 凤于九天 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 蔓蔓青萝 若解多情 老板是极品 余生请多指教 最美不过初相见 识汝不识丁 司藤 祸国 明月传奇 十年一品温如言 史上第一混乱 心宅猎人 大主宰 七根凶简 雪中悍刀行 哑舍 三千鸦杀 天醒之路 三生三世枕上书 我的邻居睡不着 谋爱上瘾 鹤唳华亭 大唐狄公案 壁花小姐奇遇记 应许之日 紫川 宫斗小说